展開地圖,描畫忻州的輪廓,一只和平鴿振翅而起,忻州旅游便是白鴿最美的羽毛。
忻州是旅游資源大市,文化底蘊深厚,更擁有享譽世界的佛教名山五臺山。五臺山成為忻州旅游走向世界、叫響忻州品牌的“龍頭”和旗幟。
忻州市的旅游發展目標是以五臺山景區為龍頭,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目標,綜合宗教朝圣、清涼避暑、健康養生、自然生態、民俗體驗、戶外健身、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等優勢產品和資源,將旅游業培育成為最富活力的優勢產業、綠色發展的示范產業、人民滿意的幸福產業、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到2020年,力爭使全市旅游接待人次突破6000萬,旅游總收入達到600億元。
怎么才能讓忻州旅游這條巨龍生龍活虎地舞動起來呢?關鍵是龍頭,關鍵還是五臺山,五臺山的品牌影響力輻射全市其他旅游景區,形成“舉龍頭”、“挺龍胸”、“舞龍身”、“活龍水”,來舞起忻州這條旅游龍。
旅游經濟不是門票經濟,朝圣五臺山也不是磕個頭就走。只有在改革中,不斷提升忻州的旅游形象,塑造忻州的旅游品牌,才能更好地解決旅游中的吃住行游購娛,才能更好地圍繞“商、休、學、養、情、奇”做好旅游大文章。
目前,五臺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和五臺山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的相繼成立,實現了政企分離,標志著五臺山風景區將步入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的發展新模式,為整個景區的長足發展蓄入了強有力的生命機制。
改革后,五臺山正在經營體制和機制上大膽創新,積極與海航、中青旅、港中旅、黃山旅游集團、海南呀諾達等大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同時,五臺山管委會將采取清產核資、理順產權關系、推進景區規劃編報、試點開展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在五臺山設立的培訓療養機構改革等措施,加快五臺山股份公司組建步伐,五臺山迎來了旅游發展的春天。
“要順勢而為,旅游產業發展的關鍵是游客,只有不斷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才能增加旅游產業在全市發展中的占比。”市長鄭連生在全市旅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